[摘要]《中庸》是早期儒家形而上學的代表。在儒家形而上學中,存在論並不重要。儒家認爲存在的起源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它自身,即只有過程存在,這表明中國古典宇宙進化論血缘性而非形而上學的特點,形而上學宇宙進化論強調外部創造性起源的介入,而中國古典宇宙論強調創造過程中的相互協作,並認爲人類中最優秀的個體是動態宇宙的共同創造者,他們充分參與到令事物相互關聯、協同以求最充分利用生活體驗的過程中。在早期儒家形而上學中,對宇宙和諧的追求,開始於構建家庭和社群關係,進而加以擴展,用以解釋更廣闊的宇宙。這是儒家與墨家、基督教之間的不同。《中庸》通篇贯穿了上述思想。
[關鍵詞]《中庸》;《儒教角色倫理》;形而上學
本文發表在《漢籍與漢學》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