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纵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纵横 > 正文

亚思明:论“流散”语境下梁秉钧“发现的诗学

发布日期:2017-11-19 09:28 发布人:管理员 点击:

摘要:梁秉钧将"香港意识"熔炼为一种诗学,或可称为"发现的诗学"。其"发现的过程"藉由观看、倾听和品尝等不同层面展开,打开视觉、听觉及味觉的感官入口,建立个体与世界的关联。其中视觉层面所采用的"移动透视"演变自中国传统山水画,超脱了西方绘画几何学的"焦点透视"。而在听觉层面,梁秉钧强化了新诗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不仅借鉴"纽约派"的"变化的音步"来写诗,还热衷于探讨传媒影像的声色互动。1997年之后梁秉钧还拓展了味觉的诗学维度,探索"舌尖上的世界",考察"流散文化"的复杂变迁。除了锤炼语言文字,梁秉钧也利用综合媒体来演绎纷繁混杂的都市生活,在传统文学文本遭遇视听影像冲击的今天可谓别开生面。

本文发表在《文学评论》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