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1-19 09:37 发布人:管理员 点击: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抒情文类和抒情风格在当代文学创作的总体格局中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向。抑制情感逐渐成为一种审美趋势,抒情走向碎片化,日常化的细小抒情、物化抒情和自我解构的抒情成为流行的表达方式。抒情的衰落与变异,是时代转型、外来影响和文学新陈代谢的综合结果;伴随着文学情感的冷却,"冷淡美学"渐成风尚。抒情衰退的根源是文学主体性的衰退;接续并发扬抒情传统,应该重建主体性,确立抒情的个性化原则,倡导关怀伦理。"有我"才能"有情"。
本文发表在《文艺研究》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