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纵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纵横 > 正文

刘培:夷狄行中国之事曰僭——南宋中后期辞赋的华夷之辨

发布日期:2018-09-19 15:25 发布人:管理员 点击:

摘要:在宋代,华夷之辨已经失去了以华化夷的含义,而主要指对地理边界与文化边界的坚守、捍卫。南宋孝宗时期,华夷之辨思想中含有浓烈的民族排斥的观念,形成一种种族或文化上的等级名分制。隆兴和议之后,复仇之念渐趋消沉而夷夏之防更为严厉,这是华夏文化面临灭绝危机所激发出的自我保护机制,这种延续文化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有着空前动人的悲壮色彩。随着主流思想转向从心灵捍卫道统,捍卫民族尊严,人格追求也由重气节转向重节操。琼花、梅花、岁寒三友等象喻意义的演变与凝固,负载着中华民族面临危亡所激发出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尤其是梅花象喻,已深深融汇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体现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鼓舞民族斗志的精神图腾。

本文发表在《文学遗产》2018年第5期。